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官园地 > 法官风采

以“无袍法官”之身,做有益于人民的人 ——三年陪审随想

日期:2017-02-07  作者:admin  阅读次数: 字体:[] [] []


是个偶然的机会,我被引入人民陪审员队伍。2013年的某一天,本校在鸠江区人民法院做人民陪审员的一位老师对我说:法院的陪审工作很需要心理工作者参与——特别是对未成年犯的心理教育和救助——很想邀请你参加。作为高校关工委成员,懂得向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提供其工作急需而又是自己力所能及的具体服务,是学校的社会教化功能之一,这也为高校生存发展的社会关联性所决定;想到自己在人文学院退休前,曾为开办法律专业操过心,现在正是需要建立、扩大学生的实践、实习的平台和基地的时候,与法院的工作和法官们的活动多一些接触,应该是必要的。于是,仅仅业余从事过20多年大学生心理教育和咨询工作,却既缺乏法律基础知识、又不是心理专业科班出身的我,竟然排除了“退休即应进入‘大可不必过劳、多事难免出错、尽量少留遗憾’的人生阶段”这一理念的干扰,打消了“未必能适应工作需要,是否会徒然增添烦扰”的顾虑,依规走完了“申报”流程,年底就当上了一名光荣的人民陪审员。

三年来人民陪审员的工作,让我明确地感受到,人民的法院法庭是神圣的,法官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形象是受人民敬重的。在“燃灯者”邹碧华精神鼓舞下优秀的人民法官的音容笑貌就在自己的身边:开庭前,面对浩繁的涉案文书所做的细致周到的准备工作;庭审中,庭长、法官庄重精辟的司法语言以及多双犀利目光注视下书记员一刻不停紧张操盘的双手;合议时法官谦逊诚恳的征询目光;审结后一摞摞沉甸甸如博士论文般的归档案卷——是情理法交融的定论,是涉诉双方的共同期盼,是庭审法官、书记员们心血汗水的结晶,它同时彰显着法庭外做组织协调工作的领导以及在文书、安保、餐饮等岗位上辛勤操劳的同志们的默默奉献。。。。。。每一次陪审回来的公交车上,我都仿佛置身于法治社会初春时节万象更新、生机萌动的百花园,静静地感受着精诚的法律工作者的教育和洗礼,聆听着法制建设前进的脚步声。

兼职的人民陪审员大多是上要顾老下要管小,每天都必须处理许多工作上的实际问题,不时的可能还要去救繁琐棘手的燃眉之急或冲到抗洪抢险的第一线。而本人已经退休,远不像在职同志那样忙碌,理应服从安排、随时听召。每当立案庭交代任务,当然要无条件地接受安排,立即记下预约的陪审信息,并联系主审法官或书记员提前安排我过去预阅涉案文书,争取早点心中有数,以免在陪审时“坐晕车”。庭审中,注意记录控辩双方的争点和主审法官的归纳引导,以及双方举、质证的关键内容,必要时参与法庭提问、教育,以情理释法,或作心理疏导。

两个十六、七岁的高三生犯了盗窃案,主审法官精心安排大家先后在少年庭和未成年人工作室,邀其家长一道进行谈心式审理。明确释法、简要讯问后,让他们正确认识问题、卸掉思想包袱、回去安心备考,等高考结束休息三天后再过来依法审处,临别时,他们还分享了法官昨晚参加婚宴的喜糖,这两个孩子及其父母深受感动,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和判决;九月初,法院就接到了他们都跨入了大学校园的喜讯。

来自桂、川、湘、豫的八名传销犯大多是80后,都有过先惨痛被害而后又无情害人的实证,尽管其文化程度、个人经历、家庭状况、涉案深浅均差异过大,通过有着充分准备的三个多小时的依法审讯和动情入理的法庭教育,悉数认罪服判、成功结案。   

查阅一宗未成年盗窃案的文件时,发现该犯因父母长年在外打工,自幼跟随曾参加抗美援朝的祖父生活,良好家教缺失;多次转学、辍学,成长环境太差;一向交友不慎,导致行为失范。经庭长请示,我们获准于审前与其父一道专程去看守所,单独对其作心理访谈、隔窗救助。庭审时,法官、公诉人、辩护人一并以理释法、以情施教。最后,他由父母陪同在未成年人工作室接受宣判时,一再向法官致谢,并真诚地接受了劝导——全家人齐动手把来时换下扔在垃圾箱上的从看守所里穿出来的衣物又捡了回来整理好,其父母表示:拿回去要 “把心和衣服、鞋子一起洗干净,重新做人”;他说:“老师,我今天就跟爸妈回家,再也不跟小混混玩了”,又指着纹饰过的手臂“我回去就用药水把它洗掉。。。。。。”

在陪审民事、行政诉讼案件时,我同样领略了法官们的敬业精神、认真态度、业务水平和驾驭能力的风采——他们善于通过控辩双方不遗余力地举证、质证过程,有效地掌控庭审节奏,在纷繁淆乱、错综复杂的大量信息表象中,及时扑捉问题实质的闪光点,情理兼顾,正确归纳,德威并施,适当引导,公正评判,依法裁定。同时,他们很注意在维稳、促和、息诉、止纷上下功夫,能善意提醒双方尽量降低诉讼成本,力求节约有限的社会司法资源。这些,都令我感佩。

我一再提醒自己:既已入门,当合身份,不能玷污“无袍法官”的称号。开始步入神圣的人民法庭时,心中确实亦曾产生过荣誉感,但这很快就被与日俱增的效力法制建设的使命感、压力感所取代。特别是每当看到全院上下的同志们天天都为一桩桩棘手的案件呕心沥血、寝食难安,好些人不仅无法关照家中老小的生活,而且很难找到一个可以亲友欢聚、真正放松的节假日,甚至于抽不出去医院诊疗的合适时间,往往要带病举槌、忍痛伏案;有的适婚青年根本无暇虑及终身大事,有的怀着好几个月的宝宝超负荷加班。。。。。。我觉得,他们的心理好像只有工作,那可是神圣的天职和人民的呼唤啊!每念及此,就生怕自己这个法律专业的门外汉难以称职,不敢懈怠,暗暗告诫自己:好好学习、勉为其难!好在陪审队伍里有老同志率先垂范、热心传、帮、带;工作中法官们都能平易近人、不吝赐教、循循善诱;还有业务培训、庭审观摩、总结座谈和派出学习等机会可以用来突击充电。另外,组织上为我们配发自学的《人民法院报》《司法文选》和各类学习读本,都可以填充陪审知识的空白、备不时之需。

三年来,就这样边学边做,我基本上完成了陪审任务。

初步检查,本人的突出问题主要有:视力退化、学习不够,陪审知识贫乏,适陪面很窄、能力较差;工作多为被动应招,缺乏主动请缨精神;在庭后积极配合社会做好未成年人的跟踪调查和继续帮扶工作的想法,大多还只是个良好的愿望;没能把自己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地向组织反映。

在第四个年度里,虚心接受组织和同志们的关心、鼓励和鞭策,好好向大伙儿学习,争取在人民陪审员队伍中,能以合格人民陪审员的身份,做一个像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中所提倡的那样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和有益于人民的人。

最后,借此机会把几点很不成熟的想法提供组织参考:进一步做好案件简、繁分流工作,充分应用速裁程序,适当区别计算繁简案件审理的工作量;进一步加大调解工作力度,鼓励息讼言和;尽可能督促行政案件的被告方都能委派相关负责人亲自出庭、直接应诉;对人民陪审员酌以各人的特长爱好或相对优势大致分组,以便交流、促进工作。

(鸠江区法院 孙从远)